近期在三星和特斯拉兩位巨頭的帶領下,鋰電池受傷了。
- 三星:我再不炸一下,在座的是不是就把我忘了?
- 特斯拉:對待昔日上帝今日敵人高呼“不可能妥協”
是的,三星和特斯拉將鋰電池、新能源、電動汽車、起火這些詞送上了熱搜。
由于愈演愈烈的電動汽車起火問題,很多消費者對電動汽車喪失了信任。但電動汽車在中國的發展又是不可逆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規定,電動汽車在起火之前,必須至少為消費者留出300秒逃生時間。
2020年5月13日,工信部發布了三項電動汽車強制性國家標準,其中《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在優化電池單體、模組安全要求的同時,重點強化了電池系統熱安全、機械安全、電氣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試驗項目涵蓋系統熱擴散、外部火燒、機械沖擊、模擬碰撞、濕熱循環、振動泡水、外部短路、過溫過充等。
特別是標準增加了電池系統熱擴散試驗,要求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后,電池系統在5分鐘內不起火不爆炸,為乘員預留安全逃生時間?!?/p>
業內專家:5分鐘內不起火不難做到
首先來看看業內人士觀點,他們多數是領域內的專家,而專家的觀點往往很重要。
日前,多位業內人士向本刊透露電動汽車包括三元鋰電池動力汽車要做到這一點不難,方法有多種。
- 方法1、在電芯之間加1mm巖拓的氣凝膠;
- 方法2、從冷卻角度做文章;
- 方法3、采用PET隔膜,包含陶瓷粉那種,目前做得不到位只是因為成本太高。
所以,氣凝膠成了新能源汽車的寵兒。
專家也解釋了這個5分鐘逃生時間的具體算法,“電池包或系統在由于電池(電芯)熱失控引起熱擴散、進而導致乘員艙發生危險之前的5分鐘,提供一個熱事件報警信號,這個時候開始計算時間”。
電芯熱失控引發的電壓驟降、溫度異常等,都可以通過電池管理系統BMS檢測到,BMS可以在電池起火之前5分鐘發出警報,提醒乘客逃生?!皫讉€月之前,中汽研已經找過好多廠家摸底測試過的,標準不是毫無根據隨便釋放的,特別是影響行業的重大標準”。
從專家們普遍的反饋看,針對工信部的“新規”,電動汽車行業已經是胸有成竹了。
然后,2021年了,不僅三星又“炸”了,特斯拉也“炸”了。
2021年4月15日,一名來自河南鄭州的男子和朋友走在路上時包里的三星 G5700 手機突然爆炸,導致背包瞬間起火。(這個手機是2016年產的手機所以暫時不做深度討論)
2021年4月17日22時,廣州增城區東江大道北一輛特斯拉汽車在行駛中撞上水泥隔離墻和其他車輛,后發生自燃,事故導致車上一人現階段,電動汽車主要以鋰離子電池作為動力電池,經過多年的發展,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已經得到顯著的提高,但在極端條件下,鋰電池仍然存在燃燒、爆炸的風險。
車輛在不同的行駛狀況和環境下,單體電芯由于其自身電阻,在輸出電能的同時會產生一定的熱量,使自身溫度變高。高溫工作環境和激烈碰撞是破壞鋰離子電池、引起電池燃燒、爆炸的最大的兩大元兇,而動力電池系統在工作過程產生大量的熱聚集在狹小的電池箱體內,熱量如果不能夠及時地快速散出,電池模組的壽命和性能會受到很大影響,甚至出現熱失控,導致起火爆炸等
目前常用的動力電池保溫隔熱材料有泡棉、塑料泡沫、超細玻璃棉、高硅氧棉、真空隔熱板、氣凝膠等,電池組內隔熱板是置于單體電芯之間,能夠有效延緩或阻斷單體電芯熱失控向整個電池系統的傳播的一種熱防護裝備。但是,唯一能撐住300秒的產品,就只有氣凝膠可以做到。
二氧化硅氣凝膠是一種分散介質為氣體的多孔性固體材料,是目前工程應用的最輕的固體材料。由其制成的氣凝膠氈導熱系數為0.020W/(m·K),甚至更低,且具有超疏水、A1級阻燃、使用溫度范圍廣(-200~650℃)、壽命長、抗壓、無毒。 與傳統保溫隔熱材料相比,同等隔熱效果下,氣凝膠材料厚度只有傳統保溫隔熱材料的1/2-1/5?;跉饽z上述特點和動力電池隔熱板的需求,氣凝膠片被認為是目前可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最薄最高效的保溫隔熱材料。
電動汽車產業已經由培育期進入成長期,根據工信部編制《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中銀證券測算,預計 2020 年整體產銷 200萬輛;《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還明確了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的比例達到 20%以上。如果 2025年全國汽車銷量達到 3,500萬輛,那么新能源汽車相當于 700萬輛的銷量預期。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能越來越重視。氣凝膠隔熱片雖然價格高于傳統泡棉隔熱材料,但是安全性能遠遠高于傳統隔熱材料,是公認的最佳的動力電池隔熱阻燃材料,因此,在對安全性能要求較高的電動客車和高檔新能源轎車中,氣凝膠無疑是最佳的選擇。